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应该赶紧买点么?

保险预定利率即将大幅下调,你的财富保值增值计划还有最后一个月的窗口期,错过将面临重疾险涨价30%、储蓄类保险收益大幅缩水的新常态。
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应该赶紧买点么?
notion image
昨日,几个关注了我公众号的朋友私下找到我,询问昨天最后提醒的一句话:
固收类增额寿等多款险种利率8月31日下降,这是不少年轻人目前可投保的,3%利率且长期锁定收益的重要投资标的,抓紧时机!
大家带着一箩筐的问题来询问保险相关这几项利率具体下降的原因和潜在的影响。不少问题问的很基础,也有一些展开之后明显超了纲,为了解答大家的问题,我又花了不少时间去查证相关资料,去不同的直销或代销保险的金融机构,查看了当前的产品销售情况。周末还真是繁忙,
但根据大家的提问,又一次印证了我的一个认知。我的同学,朋友,甚至部分圈内的同事,都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敏感度不高,或者说大家普遍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看到新闻每天播报的内容,不知道指标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导致了很多时候家庭或者个人,在涉及到钱的决策上,可能踩了一些很离谱的坑。
其实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在7月份有次吃饭的时候,就有一个在泰康做事的朋友在饭桌上提到了这件事,当时还在猜测可能会将预定利率从3.0%下调至2.8%或者2.75%,但结果是直接调整到了2.5%。近期也包括我的理财经理,保险销售都在联络我,询问有无增加配置这类保险的计划。
这就给我在感受上走了两类极端。一类是知道保险预定利率下调这一消息重要性的人,近期被迫反复强调这则消息的重要性,而不知情或不关注消息的人,这个消息逐渐变得轻如鸿毛。我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当代信息APP推荐过程为每个用户打造的独特信息茧房,而我希望今天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允许我做一次你们的破壁人。
 
回到标题,我还是整理并提炼了一下今天聊天过程中,提到的比较重要的问题,集中整理一下,争取能够直观的告诉读者,要不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在保险上配置一点资产。
 

通知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是枯燥的,我会尽量压缩内容。但我非常希望读者本人能够用心读一遍通知原文,这里我将文件链接附在下面。
(原文链接)
有意思的一点是,此链接无法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公众号上引用,因为这则通知8月2日在官网发布,却没有挂在当天的任何一则新闻里。我们只好从别的渠道,转载这条向行业内下发的红头文件。
这里我再帮你提炼一下,以下内容对原文的引用简称《通知》。
  • 《通知》明确,自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5%执行,此前预定利率为3.0%;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 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0%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 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1.5%执行;最低保证利率超过上限的万能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 《通知》要求,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五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
我引用一句他人精辟且通俗的结论性总结,“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将导致重疾险产品迎来中等幅度的投保价格上调,储蓄类相关的保险的储蓄收益降大幅度降低”,且其中的储蓄收益,将根据规定在未来有可能进一步随利息变化而同步变化。
 

受影响的保险产品种类有哪些?

你在市面上以正规渠道能够买的所有长期险种,《通知》中提到的普通型保险(储蓄险,养老年金,教育年金,重疾险,长期寿险,增额寿),分红险(持续多年分红收入),万能险(储蓄护理两全险种),这么几大类对应的险种,都会发生变更 。而且《通知》还提到部分没有覆盖在这个大类下,但不符合新的预定利率上限的险种要停止销售,这个的变数会更大,我无法说清。
就上面提到的这几种,我不知道大家对具体关注过的保险产品是否有对应分类的概念,但可以这么说,我个人判断一般家庭可选择投保的产品中,基本全在上述的范围之列。
今天还真的被问到一个,我核实过确实不在受影响范围内的保险产品,按年投保,一年期的意外险,这个产品不属于长期,因此不受影响,但担保此类产品,可能投保人真的有人身安全上的担忧。购买保险用于理财的初衷偏低,更多的还是出于保障的目的。所以不受《通知》影响也算合理。
 

为什么受影响的保险产品都是长期保险产品?

这要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解答这一问题。
保险公司的收入主要依靠投保人缴纳的金额和触发保险后的赔付额之间的差价获取收益。而长期保险往往是年轻时投保,年老时享受保障。而中间的过程保险公司可以使用收上来的保费在金融市场寻求其他的高投资回报市场,以获取高收益。
而预定利率看似降低了0.5%,是一年期内的利率调整,在长期复利的影响下,长期保险的差价会被进一步放大,所以保费将远远超出现在的0.5%的水平,且你开始投保和享受保障期间的时间间隔越长,那么这个保费的涨幅就将越大。
当前还没有推出的险种,未来保险业推出的新款长期保险,都会根据这一新的预定利率重新定价。而保险的费用将严格和投保时长以及保障时长挂钩。
 

预定利率0.5%的下调,影响程度有多大?

既然谈到这个问题,讨论的无非就是个保险的性价比,即能不能花小钱办大事。这个我觉得,得分成两部分来谈,即:你投保的初衷是为了什么?第一种是出于平衡风险目的投保,第二种是兼具储蓄或者资产配置目的投保。
第一种对应的投保险种多为重疾险,寿险等产品,这类产品购买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这类产品我们不能考虑收益端的多少,因为我们都希望被保人健康,而不是真的生了重病,多赔那额外几万的额度。因此对于这类险种,同等保障额度下,投保花的钱越少越好。
我这里没有具体的定价模型,因此直接引用行业大牛黄药师的精算模型结果。还记得上一个问题的重要结论吗?“你开始投保和享受保障期间的时间间隔越长,那么这个保费的涨幅就将越大。”结果显示,0.5%的预定利率下调后,这类产品的涨幅大致为:
  • 成人重疾险预计涨价15%
  • 少儿重疾险预计涨价20%-30%
  • 定期寿险预计涨价5%
第二种对应的就是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考量。各类年金和增额寿产品就是这类的代表,长寿的人每月都能领到钱。而未来这个收益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萎缩,这个萎缩的多少同样和你投保的期限相关。这个好算,用复利公式一套就能算出来,单笔投保100万,预定利率调整前后,不同年后可一次提取的全额对比如下,单位是万元。
  • 10年,134 - 128 = 6,少了六万元
  • 20年,181 - 164 = 17
  • 30年,243 - 210 = 33
  • 50年,438 - 344 = 94
……
不禁想起高中数学老师的那句话,相信复利的力量。
 

哪些人没必要投保?

这个我无法想的足够全面,但我可以根据今天的问答,归类出以下几类不适合投保的人,
  • 当前生活条件紧迫,每月家庭收入没有稳定结余,无法长期限保证每月按时缴纳对应保额的家庭,就不建议购买了。
  • 在先后几次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时,从来没有同步关注过保险预定利率下调的朋友,说明你是真没有投保需求和强烈意愿。不建议为了这次的调整强行创造需求,平白无故添加一笔额外的固定的短期支出(其实是投资)。
  • 有丰富投资经验,当前已持有保障类险种,正在为丰富家庭资产配置,寻求一款理财的保险产品,这个风没必要跟。因为坚持到现在还没有下架的保险,已经是理财险里最烂的一批了,完全可以控制好风险,寻求其他的配资方向。
 
最后同步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短期内利率下行的趋势不变,而利率上行则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大动脉,息差,所以利率上行的相关后果短期不会造成影响。而利率如果下行,则保险的下一次预定利率调整也会及时同步,如果有急迫的家庭保障需求,在能力范围内配置一份锁定预定利率3.0%水平下的保单 ,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资产配置方面,日经225C类基金,富时100,美元债我仍在保持每天定投,美股已完全撤出,国内市场少部分坚定持有50ETF和科技类股票,大部分还在国债相关逢低买入。
支持大A,爱在深秋。
 
全文完。
上一篇
实打实的A股利好来了
下一篇
从业六年,做为数据分析师,关于这个行业我的思考
Loading...